按照市委关于开展党建引领奋战“百千万工程”百日攻坚行动的工作安排,11月13日,市委老干部局组织“晚晴人才库”专家麦润金、郭昉凌赴“双联双助”结对帮扶的三乡镇茅湾村,围绕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开展调查研究,并就相关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此心安处是吾乡
“茅湾的静既是山赋予的静,也是城衬托的静,在车水马龙的城镇中,这样一片宁静的村落十分宝贵。”麦润金驻足在茅湾村古驿站遗址前有感而发,尤其对遗址立柱上留存的诗句深感触动:“春露秋霜增远念,花天月夜有余闲。半亩园林承樾荫,一亭风月畅兰言。”麦润金认为,古人在驿站前休憩、在凉亭内茶叙,这里也是乡土文化酝酿形成的重要场所。开展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应重点把村民日常活动的“农村会客厅”改造好、提升好。这些“村中心”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村民最关心关切的区域,这些公共区域的变化提升最让村民可知可感。
冷泉水冽清如玉
茅湾村山脚下有一眼泉水,名为“五眼井”,是中山目前为数不多得到保护利用的“冷泉”之一。泉水冷冽,在炎热的夏季依然冰凉,为优质矿泉水,能直接饮用。“茅湾冷泉得以保护传承下来,既是茅湾村民,更是我们中山人民难能可贵的宝贵财富。”麦润金、郭昉凌认为,水资源作为不可替代的要素资源,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应倍加重视。“茅湾冷泉”得以传承保护下来,充分体现了我市坚定不移打赢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取得的工作成效。建议茅湾村做好“冷泉”的文章,在保护好、传承好“茅湾冷泉”的基础上,践行农文旅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引入文旅业态、打造推介“茅湾冷泉”文化品牌。
黄皮金澄压枝低
“茅湾黄皮”曾是中山本地黄皮的一个“金字招牌”。茅湾村盛产黄皮,巷陌间、村道旁、农房前几乎都栽种黄皮树。丰收时节,一串串黄澄澄的黄皮压弯枝头,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茅湾村黄皮科普基地,麦润金、郭昉凌认真听取村委关于“茅湾黄皮”种植历史、产品特点、发展思路的介绍。建议当地邀请专业机构对黄皮种植土壤现状进行科学研究分析,做好整体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引入新技术、新品种,打造新业态,让金黄的“茅湾黄皮”焕发新生,帮助当地村民更好地增收致富,重新擦亮“茅湾黄皮”的金字招牌。
乡土文脉永绵延
“茅湾村自古以来乡贤辈出,李氏、柳氏等几个大姓家族在清光绪年间就出过好几位举人,杨殷烈士的妻子李庆梅就是茅湾村人。”在村内的柳氏大宗祠、石板街、中和里古牌坊、南宁里古牌坊、柳汝昌故居等传统建筑前,从事了30多年党史、新中国史研究的郭昉凌如获至宝、有感而发,现场拓印古石碑,并仔细察看珍贵文物上的历史记载。郭昉凌认为,中山广袤乡村蕴藏着丰富的文物资源,保护传承乡土文脉是关乎农村根脉和乡愁的重大课题,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应以多元有活力的经济样态,支撑传统村落的繁荣发展;以有效且重传承的保护措施,推动传统村落的健康发展,站在“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的高度深挖文物价值,做好保护利用,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
在茅湾村古驿站前,麦润金有感而发、现场赋诗《茅湾颂》:“山静泉冷金茅湾,烟雨朦罩天地间。人文历史深淀厚,村宁民悠乐开颜。”
下一阶段,市委老干部局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委书记黄坤明调研中山指示要求,锚定“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奋力实现城乡协调共同富裕”目标,深入实施“13388”强镇兴村富民行动,按照社会力量协作专班工作要求,不断凝聚广大离退休干部智慧力量,为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奋力跑出中山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加速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