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 繁体版 | 无障碍版

“双先”风采 | 香山木棉下的红色守护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郭昉凌事迹

信息来源:中山市委办公室发布日期:2025-01-15 点击量:701

  木棉树被称为英雄树。在孙中山先生故乡广东省中山市,遍植的木棉树点缀着“香山古韵”、盛开的木棉花缭绕着“岐水流芳”。殷红木棉下有一位老同志,孜孜不倦讲述着党的故事、守护着红色印迹、传承着初心使命,不断擦亮“伟人故里、美丽中山”高质量发展秀美画卷的鲜红底色。这位老同志就是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退休干部郭昉凌。69岁的郭昉凌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党史理论宣讲、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养老志愿服务,曾荣获“广东省百名红色宣讲离退休党员”“广东省优秀社科普及专家”“广东省红十字系统先进个人”“中山市十佳红色守护人”“中山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中山好人”“中山市最美志愿者”“最美老干部志愿者”“石岐好人”等荣誉称号。

 薪火相传,她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坐落在南朗街道翠亨村的“杨殷故居”门前,纪念杨殷烈士诞辰130周年“村外木棉花正红”青少年党史教育活动正在举行,50多张青春洋溢的面孔注视着“郭老师”。一个稚嫩的声音说:“郭老师我记得您,我们最喜欢听您讲杨殷烈士的故事。”一颗颗红色基因的火种,在青少年儿童心中悄然点起。

  退休后的郭昉凌,既是市委宣讲团、市离退休干部“晚晴讲师团”、市百姓宣讲团的骨干成员,也是市老干部“乐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市红十字会传统文化保育与传承志愿服务队的“领头雁”队长,在大大小小的宣讲台上,总能看到她活跃的身影。郭昉凌发挥从事党史研究30多年的经验优势,深入学校、街道、社区、乡村、企业开展宣讲300多场,受众超5万人次。她常说,“讲好党的历史、中山的历史,是我的职责、使命和信仰。”在孙中山纪念堂前的木棉树下与小朋友分享中山解放的故事,在田间地头与青少年分享珠江纵队战士抗击日军的故事,组织实施中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传播好声音·晚霞夕阳红》,郭昉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听过她讲党史的人,会亲切地喊她“郭老师”,她坦言讲党史是一种情怀,乐在其中,一点也不觉得辛苦。

丹心赤诚,她擎起庚续红色文脉的火把,守护党的红色印迹,让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件红色文物焕发新生,得到铭记。


  2024年初夏,郭昉凌欣喜地告诉同志们,祖籍中山的老革命黄峰同志的后人,终于同意将一批延安时期的学习书籍移交市博物馆研究保藏。为了这些重要的革命历史文物,她苦苦追寻了30年。她满怀深情地说,“中山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件红色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2022年6月,位于古镇镇古一村的“苏氏宗祠”修复完成并正式对外展览,这是郭昉凌参与抢救修复的第22处红色革命遗址。数十年来,郭昉凌以当好中山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守护人为己任,积极奔走、建言献策,提出对“古氏宗祠”“杨殷故居”“横门保卫战遗址群”“中共珠江地委机关旧址”等重要革命遗址的保护修复意见建议,及时抢救和保护了这些对党和人民有着重要意义的宝贵财富。

  在上海、天津、广州、唐山等地,遍布了郭昉凌寻根问脉的足迹。为了助力革命老区村南朗街道左步村打造历史人文展馆,她耗费数年时间,奔赴全国各地收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现该村近代以来的优秀历史文化,推动当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红色旅游“打卡点”。为了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助力中山实施“百千万工程”,她建议革命老区村黄圃镇石军村实施“红色+绿色”发展战略,帮助当地用好红色资源,同时让中山独有的“大沙田”生态环境得到保护。退休10多年来,郭昉凌笔耕不辍,坚持每年撰写1部著作、举办1次展览,编辑出版了《珠江纵队图志》《杨殷传》《红棉傲骨》《中山红色地图》《唯有江山是旧知》《邓中夏》《见证中山70年》等10多部党史书籍,协助南头镇低沙村,南朗街道东桠村、崖口村,古镇镇古四村等革命老区村打造了13个展览,为中山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活化利用作出了卓越贡献。

  步履不停,她奔走于“桂山岐水”寻常巷陌,身体力行践行共产党员初心使命,把养老志愿服务当作终身事业,用心呵护老年人身心健康。


  伴着悠扬旋律,石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传来欢乐整齐的合唱歌声,10多名老年人在郭昉凌队长的带领下,共唱一曲《念亲恩》,欢快愉悦的神情溢于言表。随着年岁增长,郭昉凌越发关注养老问题。她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初老’养‘老老’”方案,主动加入市老干部“乐为”志愿服务总队等志愿队伍,引导年龄较小的老年人服务年龄较大的老年人,以此减轻社会养老压力负担,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她还组织实施“养老服务+生命教育”公益志愿服务项目,为独居、空巢、高龄、失能等特殊老年人提供精神关怀、心理疏导、健康养老等暖心服务。2023年,该项目被石岐街道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社会反响热烈。“有困难我们都会找‘郭队长’。”项目的一位受助老人深情说道。这位独自带着外孙女生活的老人与郭昉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针对涉老电信诈骗频发问题,郭昉凌自编自导防诈骗公益宣传情景剧《千万别上当》,在镇、村(社区)演出65场,帮助广大老年人增强防骗意识、提升防骗能力。她说,“老年人最了解老年人。只要我还能干,我就会一直干下去。”
  如今,郭昉凌即将步入70岁的人生新阶段。她说,“在中山1800多平方公里的‘金色大地’上,党领导人民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还在不断续写,我会继续讲好党的故事、中山的故事,为中山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添上一抹‘晚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