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 繁体版 | 无障碍版

银发亦有凌云志 余热生辉霞满天——记“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凌志坤

信息来源:中共中山市委老干部局发布日期:2025-06-11 点击量:350

编者按



6月6日,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会议在广州举行。全省共有40个集体和80名个人受到表彰。我市老干部“乐为”志愿服务总队获“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凌志坤、马君玲获“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中山晚晴”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登我市获评集体及个人的事迹,供学习参考。




凌志坤出生于1935年,早年在机关从事政策研究工作,改革开放的浪潮涌起后,他投身商海,担任中山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一职。1995年退休以来,凌志坤并未选择悠闲度日,而是坚持埋头于书报之中,深入学习研究党的方针政策,并频繁深入基层,积极宣讲党的理论,努力将党的声音精准传递给广大居民群众。同时,他还热心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可施行、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举措。这些建议被各个社区广泛采纳并推行,取得了良好治理成效,他因此深受市民街坊的尊重。

 

2013年春天,78岁的凌志坤受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诠释的教育和启发,心中的“老年梦”悄然生根发芽。彼时,凌志坤作为唯一的居民代表,受邀参加市委宣传部主持召开的中国梦深化改革座谈会。会上,他以“践行中国梦与我的老年梦”为题作发言,提出深化养老服务体系的一系列具体设想,引发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自此,他的“老年梦”正式扬帆启航。


用心用情记录社情民生 发挥余热献策纾难


日常生活中,凌志坤时刻保持着对群众生活的高度关注,用心观察,倾听群众呼声。他积极发掘身边那些看似平凡却又蕴含深意的小故事,并将其转化为资政类文章。这些文章犹如一颗颗“金点子”,被市委市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有关部门所珍视,为助推社区治理现代化贡献了力量。


旧楼加装电梯作为老旧小区改造中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曾深深牵动着凌志坤的心。早年,他与老伴居住在一栋没有电梯设施的民房六楼。老伴因病留医出院后,身体极度虚弱,凌志坤和侄孙不得不合力将其从一楼艰难背上六楼家中。这件事让凌志坤深刻意识到老旧城区改造中加装电梯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于是,他潜心研究,先后撰写了10多篇相关建议,亲自送到市政协办公室。


他的这份执着与用心得到了积极回应,市政协办公室迅速回复,明确表示将把他的旧楼加装电梯建议作为重要议案推进。2019年,市政府把旧楼加装电梯列为中山“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在全市的老旧小区中迅速铺开推广。如今,中山市旧楼加装电梯已成为老城区改造的重要项目,切实有效地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基层社区治理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例如,社区治理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完善,封闭式小区物业管理服务不够规范等。面对这些难题,凌志坤坚持每天认真学习政策文件,紧密结合基层社区治理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推行“一个指导三级管理五维一体三者融合”的社区治理新模式,为政府推动基层社区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参考。




发挥余热宣讲党的理论 凝聚力量铿锵发声


凌志坤充分发挥自身专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讲故事”方式,积极宣传党的理论,深入浅出地宣讲各种政策,持续为在基层传播党的声音贡献力量。在践行“老年梦”的十余年间,凌志坤的宣讲足迹遍布中山各地。2022年底,以凌志坤命名的“中山市凌志坤宣讲工作室”作为全市首批五个宣讲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作为宣讲工作室的带头人,凌志坤在推进工作室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精心组建了一支年龄层次广泛、覆盖领域多元、专业性强的宣讲矩阵队伍。他们以“百姓之声”的独特视角,通过小规模、多互动、接地气、常态化的方式,积极开展党的理论宣讲工作。截至目前,中山市凌志坤宣讲工作室已累计开展宣讲活动超800场次,覆盖线上线下受众逾4万人次,真正实现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目标。



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年届九旬的老共产党员凌志坤仍在用心用情做党的声音的“传播者”和社会治理的“建设者”。他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熠熠生辉,为青年一代照亮前行的道路。